|
|
|
|
|
您当前的位置:本地通首页 > 基本概况 > 瑞安概况

瑞安概况

关键词:瑞安概况     我要发布新的信息
  • 相关机构: 瑞安城市在线
  • 电 话:0577-82676987
  • 网 址:http://www.racszx.com
  • 感谢 ruianccoo 您提交的信息已被本站采纳
  • 点击率:19892

    已有0网友参与纠错

  瑞安,位于浙江东南沿海,是温州大都市南翼中心。1987年被国务院确定为首批14个沿海经济开发区之一,为全国农村综合经济实力百强县(市)之一,浙江省小康县(市)。

  瑞安是“温州模式”的重要发祥地。改革开放以来,瑞安人民发挥自己的聪明才智,率先发展市场经济,尝试股份经营,走出了一条适合本地实际的经济发展路子。80年代初,农村实行了联产承包责任制,率先兴办农村家庭工厂,千方百计把产品推向市场,费孝通同志把以上经济特色概括为“小商品、大市场”。从此,瑞安以全国独有的“温州经济格局”和灵活的运行机制蜚声海内外。90年代初,特别是邓小平同志南方谈话后,瑞安加快发展步伐,积极引导家庭工业走向联合,乡镇企业和股份合作经济异军突起,区域经济得到了突飞猛进的发展,多种所有制共同发展的格局逐步形成。“一乡一品”的经济特色逐步向块状区域优势转化。有15万瑞安人走出瑞安到全国各地经商,形成了一处处瑞安街、瑞安村,被新闻界称为“有市场的地方就有瑞安人,没有市场的地方也有瑞安人去创办市场”。市场机制在资源配置中较大程度上起到了基础性作用,市场繁荣,瑞安商城为浙江省第五大市场。

  近年来,瑞安立足提高区域经济竞争力,围绕推进经济又好又快发展,致力于调整经济结构促转型,着力推进增长方式的转变,国民经济保持了持续快速发展的态势。特别是工业增速逐步加快,产业聚集程度不断提高,高技术产业发展加速,规模效应进一步显现,2007年全市实现工业总产值750.6亿元,规模经济总产值513亿元。省级经济开发区拓展到40.19平方公里,国际汽摩配园区的北工业园区和东工业园区建设全面启动,有效地承接了温州的产业转移。区域经济特色进一步显现,形成了机械制造、塑料加工、鞋类服装等几大主导支柱产业,实现外贸进出口总额16.7亿元,与168个国家和地区建立了经贸关系。截止2007年,瑞安获得了“中国汽摩配之都”、“中国工艺礼品生产基地”等八张国家级金名片。农业方面,继续以发展高效生态农业为主攻方向,扎实推进“三位一体”新型农村合作平台建设,加强特色产业基地和设施农业建设,全市新增特色产业基地1万亩,建成标准农田7.18万亩,新发展农民专业合作社42家;大力发展水产加工业,荣获“中国水产品特色加工之乡”称号。第三产业增势良好,三次产业比重调整为3.5:54.1:42.4。

  中等城市框架逐步拉开,城市面貌大为改观。改革开放以来,瑞安把加快基础设施建设作为二次创业的工作重心和主要目标之一。在国家投资极少的情况下,积极探索建设项目商品化,投资主体多元化的筹资新途径,通过群众集资、招商引资、银行融资、财政投资等多种渠道缓解基础设施的瓶颈制约,基本形成以社会投入为主、财政投入为辅的新的投资格局。全市的基础设施和城市建设相继完成了基础开发、形态开发两个阶段,开始向功能开发迈进。大力实施“培育特色、完善功能、提高品位、东扩西延、跨江发展”战略,全力打造温州大都市区南翼中心城市,城市化步伐全面加快。坚持外抓大交通、内抓大配套,城市基础实施逐步完善,通讯、排污等一批市政公用设施相继投入使用,“五纵两横一绕”的公路主骨干网基本形成,城市的承载能力不断提高。实施行政区划调整,组建了安阳、塘下、飞云、马屿、仙降等5个较大规模地新建制镇,构筑了以市区为中心的城市梯级发展格局。2007年,“三线”联动付诸实施,高桐公路完成路面施工,南塘大道瑞安段开工建设,滨海大道瑞安段前期工作进展顺利,全面承接温州大都市区发展辐射的框架初步形成。瑞枫公路改建工程实现全线开工,温福铁路瑞安段进度居全线前列,瑞安大桥(飞云江三桥)实现合龙,东新公路全线通车,外快内畅的城市综合交通网初步构建。旧城改造取得突破,玉海文化游览区政策处理基本完成,东塔组团拆迁工作顺利推进,邮电南路改造工程开始启动,滨江防洪三期工程稳步推进,万松广场开工建设。城区规模进一步拓展,瑞祥新区主干道建设步伐加快,南部飞云组团和北部塘下组团建设加快推进。农村面貌切实改观,村庄连片整治深入开展,乡村康庄工程建设基本完成,扶贫开发和下山移民安置力度进一步加大。

  立足增强城市文化力,深入实施“科教兴市”战略,深化教育、科技、文化、卫生体制改革,促进社会事业全面发展,先后被评为省“两基”教育先进县(市),并获得全国巾帼扫盲奖和全国特殊教育先进县(市)称号;1996年跨入了全国科技工作先进县(市)行列,全省科技进步先进县(市)行列,被誉为“专利城”;农村初级卫生保健通过省级达标验收;1998年荣获全国体育先进县(市)称号。努力建设“文化瑞安”,发掘保护史前遗址和各类文物史迹,开展瑞安历史文化名人研究,大力弘扬先贤思想,充分挖掘城市文化内涵,发展文化产业,努力建设既有传统文化特色、又有现代文化气息的历史文化名城。努力建设“山水瑞安”,加强环境保护与生态建设,从“绿化、美化、净化、亮化”入手,加快三大广场、三个公园和三条景观线建设,重塑山景,治河理水,拆违造绿,建管并举,彰显滨江滨海特色,塑造“显山露水”的城市气质,城市个性魅力得到初步体现,人居环境有了明显改善。努力建设“信用瑞安”,围绕建设法治社会的目标,突出信用环境建设,坚持走“质量立市”、“品牌兴业”到“信用瑞安”的发展之路,努力构建社会诚信体系,重视诚信教育、科普教育和公民道德教育,不断加强文明行业、文明单位、文明小区、文明村镇建设,改善城市发展软环境,努力营造崇尚文明、积极向上的社会新风尚,成为温州市首获浙江省文明城市称号的城市。

  瑞安人民正迎来大有作为的战略机遇期,在经济全球化的大背景下,世界制造业转移步伐不断加快;加入世贸组织后,我国利用外资领域进一步扩大;随着以上海为龙头、江浙为两翼的“长三角”经济圈迅速崛起,浙江作出了“加快建设先进制造业基地”的战略决策,温州推出“打造国际性轻工城”的举措,这将为我市在更大范围、更宽领域、更高层次上参与区域分工合作,搭建一个全新的平台。经过近三十年的改革开放,瑞安形成了民企发达、民资丰厚、民心思进等诸多比较优势,为新一轮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特别是在党的十七大精神鼓舞下,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全市人民加快建设更高水平小康社会的热情空前高涨,聚精会神搞建设、一心一意谋发展已成为全市上下的共识。瑞安人民决心千方百计抓住机遇,满怀信心迎接挑战,坚持不懈奋起直追,与时俱进开拓创新,紧紧围绕建设温州大都市区南翼中心城市,深入实施“三打造一构建”战略部署,以实施创业创新战略加快经济转型升级,全力统筹城乡发展,着力推进民生建设,积极促进社会和谐,切实加强党的建设,为实现瑞安跨越发展、率先发展,全面建设更高水平的小康社会奠定坚实的基础,把瑞安建设成为更加开放、更具活力的浙江重要的现代工贸城市,建设成为尽显文化底蕴、富有时代气息的文化大市,建设成为民主文明、安定团结的法治社会,努力实现瑞安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迎来更加辉煌灿烂的明天。

地理位置

  瑞安位于东经120度10分至121度15分之间,北纬27度40分至28度0分之间,陆地面积1271平方公里。东面是浩瀚的东海,隔海与洞头县相望,南面是平阳县,西面是文成县,西北面是青田县,北面是温州市的瓯海区和龙湾区。

地质地貌

  地质史上的燕山晚期,地壳活动逐渐减弱,第四纪火山活动趋向宁静,瑞安境内的花岗岩地貌在这一时期基本形成。经过长期的自然风化、侵蚀、搬运、堆积等外力作用,造成了各种独特的自然景观。西部山区峰恋叠翠,峡谷幽深,多奇峰异洞、飞瀑深潭;东部平原河网密布、低丘错落,一派水乡景象。瑞安地质比较稳定,历史上无火山、地震、断层、泥石流、滑坡等严重自然灾害记录。

气候条件

  瑞安市纬度较低,属亚热带季风气候,全年无严寒、酷暑,冬短夏长,四季分明,年平均气温18℃,1月份平均气温不低于7℃。雨水丰富,年平均降水量1600毫米左右,山区多达1800毫米。由于受夏季风影响,5-6月份为梅雨期,通常占全年降水量的1/3左右。大量的降水加上气温回升较快,雨热同期,对农作物生长极其有利。

生态环境

  瑞安市植被种类丰富多样,有明显的亚热带特色。西部山区主要树种有马尾松、杉木、柳杉;草本植物有铁芒茸、蕨;山间谷地苦楝、桉、樟、垂柳、乌桕等;低山丘陵地带多毛竹林。目前,瑞安市有林地60多万亩,林木蓄积量80多万立方米,森林覆盖率达32.4%。低山丘陵的人工果树已蔚然成林,雪梨、柑桔、黄桃、枇把、红柿、青果,四季不断。山林之间,山羊、山兔、松鼠、金丝猴、猫头鹰等野生动物皆随处可见,生态环境保护良好。

自然资源

  土地资源

  陆域总面积1401.58平方公里,其中耕地77.9万亩(水田37.04万亩,旱地30.83万亩,望天田94.92万亩,菜地5155.8万亩),园地6.88万亩,林地76.54万亩,居民住宅及工矿用地11.11万亩,交通用地1.41万亩,江河湖面滩涂22.28万亩,未利用土地14.09万亩。主要特征是“地少人多”,耕地十分珍贵,人均耕地从1949年的1.23亩减少到1996年0.41亩。东部平原地区土地把沃,河渠纵横,排灌设施好,耕作精细,是瑞安市米袋子、菜篮子的主要基地。

  森林资源

  境内植被处于中亚热带常绿阔叶林北部亚地带与中亚热带绿阔叶林南部亚地带的分界线上,部亚地带,是中亚热带南、北植物的汇集地。分暖性针叶林、阔叶林、暖性针叶常绿阔叶林混交林、竹林(以毛竹林、水竹林、绿竹林、为主)、经济林、山顶灌丛与低山丘陵萌生灌丛等6个类型27个群系。1994年,林地用地93.65万亩中有林地80.81万亩,占86.29%。立木总蓄积量89.77万立方米;人工林面积77.75万亩,占土地总面积的36.97%,森林覆盖率39.2%。

  海洋资源

  水域面积广阔,资源丰富。陆域海岸线24.23公里,海域面积3060平方公里。海域内有大北列岛、北麂列岛的195个大小岛礁。受海洋暖流、沿海岸流及入海迳流的交替影响,形成多种鱼类洄游,鱼汛迭呈。东山、北麂分别被农牧渔业部定为群众一、二级渔港,主要水产品有大黄鱼、小黄鱼、梭子蟹、带鱼、鲳鱼、墨鱼、白虾等,滩涂浅海养殖有对虾、海带、紫菜等。内陆河湖面积78.4平方公里,养殖水面达5.18万亩,主要养殖青鱼、草鱼、鲢鱼、鲤鱼、沼虾、甲鱼等。铜盘岛为市级风景名胜区,有发展旅游业的广阔前景。沿海滩涂有丰富的土地开发资源,近期可开发利用的4.3万亩。瑞安有非常优越的发展海洋经济的条件。

  矿产资源

  瑞安的矿产资源,已发现的有20多种,矿点50多处,其中以非金属矿为主,品种较多且有一定特色。主要有明矾石、黄铁矿、绢云母、黏土、叶腊石、纳长岩、瓷石、高龄石、石英、辉绿岩、花岗岩等。金属矿产有铅锌矿、绿柱石、金红石、锰等。在当前国内外建筑装饰业普遍采用石材的态势下,分布广泛、规模较大、品种花色较多的辉绿岩、花岗岩开发前景较好。

  水和水能资源

  瑞安市拥有丰富的水资源和水能资源,全市多年平均水资源总量为16.5亿立方米,每平方千米相应产水量123万立方米,是全国平均产水量的5倍,比华东地区的平均值还高出30%,属丰水区。飞云江源头至河口全长203千米,上、中游段(包括瑞安西部)穿行山谷中,河床比降大,滩多水急,所蕴藏的水能资源十分丰富。仅在瑞安市境内,其干流水能资源理论蕴藏量即达9.11万千瓦,可开发装机容量为4.7万千瓦,年发电可达1.8亿千瓦时。

  风能资源

  瑞安海域风能巨大,属国家一类丰富区,其中北麂岛是中国风能资源最大的地区之一,年平均风速7.3米/秒,有效利用风速≥5米/秒,以上的全年有6089小时,开发风力发电的潜力很大。

 

建置从属

  新石器晚期,飞云江中下游两岸已有先民繁衍生息,建立部落。
  夏、商、西周、春秋为扬州之域瓯(沤、欧)地。
  战国时,属越,楚灭越,属楚。
  秦并六国后征服瓯越,属秦闽中郡。
  西汉惠帝三年(前192)属东海王国,为东越地。
  建元三年(前138)东海王率众徙江淮间庐江郡(今安徽省西南部),国除。
  建元六年(前135)汉立余善为东越王,王东瓯故地,地属东越王国。
  元封元年(前110)东越王徙民江淮间,国除,地虚。
  始元二年(前85)为回浦县境,属会稽郡南部都尉。
  东汉建武初,为鄞县回浦乡地,属会稽郡南部东尉。
  章和元年(87)为章安县东瓯乡地,属会稽郡。永和三年(138)析章安县东瓯乡置永宁县,为永宁县境,属会稽郡东部都尉。

建市历史

  三国吴赤乌二年(239)析永宁县大罗山南境置罗阳县,属会稽郡,设县治于北湖鲁岙,为瑞安建县之始。
  宝鼎三年(268)改罗阳县为安阳县。
  西晋太康元年(280)改安阳县为安固县。
  太康四年析安固县境南以横屿船屯为始阳县。(后改为横阳县)。
  东晋太宁元年(323)析临海郡温岭以南境置永嘉郡,统安固县。同年,安固县治迁邵公屿。
  梁太平元年(556)永嘉郡并入会稽郡,属扬州。
  陈天嘉三年(562)又复析置永嘉郡,县属之。
  隋开皇九年(589)废永嘉郡,县属处州,省横阳县并入安固县,县属处州。
  隋开皇十二年(592)改处州为括州,省安固并入永嘉县,属括州。
  大业三年(607),安固县并入永嘉县,改州为郡,属永嘉郡。
  唐武德四年(621)郡域入唐,属括州。
  武德五年以永嘉县置东嘉州,属括州,永嘉县析置安固县、横阳等四县。
  贞观元年(627),废东嘉州,省横阳并入安固,以永嘉、安固县隶属江南道括州。
  上元二年,始置温州,统安固县。
  大足元年(701)复析安固县置横阳县。
  开元二十一年(733)温州上隶江南东道,天宝元年(742)至乾元元年(758)温州曾复改永嘉郡统安固县。
  天复二年(902)安固县改为瑞安县(一作天复三年)。
  北宋太平兴国三年(978)县上隶温州军事州(节度州改),属两浙路。
  熙宁七年(1074)县属两浙东路温州。
  政和七年(1117)温州改温州军额应道军节度。
  南宋建炎三年(1129)应道军节度改温州。
  咸淳元年(1265)改温州为瑞安府,统瑞安县。
  自太平兴国三年至咸淳元年,州时属两浙路,时属两浙东路(两浙路频析两浙东路,频并两浙路)。
  元元贞元年(1295)以瑞安县超五万户升州。
  明洪武元年(1363)改江浙行省为浙江行省,改温州路为温州府。二年改瑞安州为县。
  1452年置泰顺县,割瑞安义翔乡五都十二里属之。
  1948年置文成县,析瑞安西部大?、龙凤、金樟、?口等10乡属之。
  1949年5月10日瑞安解放。
  1955-1957年,北麂、北龙二乡曾一度划归洞头县。
  1958年10月文成县并入瑞安县,1961年12月文成县从瑞安县内析出。
  1987年7月1日(国务院文件4月15日下达,7月1日召开撤县设市庆祝会,全市即日启用新印鉴)撤县设市(县级)。

市境变迁

  三国时,县境北以大罗山与永宁县(交界地以为今瓯海区)为界,南与今福建北端相邻,西接今青田、景宁、庆元县,东临东海。全境约含今瑞安市、平阳县、苍南县、泰顺县全部及文成县东部。
  西晋太宁四年(283)析县境南境置始阳县。县境南与始阳(后改横阳、平阳)相接。
  明景泰三年(1452)割境西南义翔乡5都12里与平阳县归仁乡3都6里析置泰顺县,县境西南部与泰顺县相邻。
  民国37年间(1948)析西境属文成县,境西与文成县为界。
  60年代后,大北、北麂列岛(1955年至一1957年8月一度属洞头县)北、南分别隔海与洞头及平阳县所属海岛相望。北连温州市瓯海区,西北、西分别与青田县、文成县交界,南接平阳县。全境大陆面积1401平方公里,海域3060平方公里。
  2001年划仙岩镇、丽岙镇归瓯海区,划梅头镇(办事处)归龙湾区。

 

综合实力

    瑞安是中国民营经济的先发区和“温州模式”的发祥地,曾以“小商品、大市场”闻名全国。1988年,被列为全国首批沿海经济开放区和全国综合改革试验区,先后被评为中国明星县(市)、全国农村综合经济实力百强县(市)、浙江省小康县(市)和省级文明城市。“十五”期间(2001年―2005年),是瑞安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取得显著成绩的五年,区域经济平稳较快增长,生产总值由“九五”期末的151.65亿元增加到242.47亿元,年均增长12.4%;财政总收入和地方财政收入分别达27.5亿元和14.4亿元,年均分别增长23.3%和21%;三次产业比例从6.8∶59.1∶34.1调整为4.3∶53.8∶41.9。城乡居民收入快速增长,生活水平显著提高,2005年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为18830元,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为7436元。城镇和农村居民人均住房建筑面积分别达35.2平方米和45平方米。每百户城镇居民家庭拥有汽车23辆、彩电200台、冰箱103台、空调162台、电脑82台、移动电话233部;每百户农村居民家庭拥有汽车12辆,彩电153台、冰箱78台、空调64台、固定电话103部、移动电话142部。

    经过20多年的拼搏,瑞安闯出了一条富有区域特色的农村工业化、城市化之路,成为改革开放的前沿,市场经济的源头,股份合作制的诞生地,全国经济市场化、民营程度最高的地区之一。综合经济实力名列全国百强县市第39位,经济基本竞争力位居第20位。相继获得了“中国汽摩配之都”、“中国塑料薄膜生产基地”、“中国真皮休闲鞋生产基地”、“中国男装名城”、“中国胶鞋名城”、“中国工艺礼品生产基地”和“中国包装机械城”等7张国字号“金名片”。

农村经济

  瑞安,有着悠久的农业文明,在大海与青山之间,在肥沃的平原上,已形成了以集约型、高效益为特征的沿海农业及渔业、水果、畜禽、蔬菜等主导农业。2004年、2005年被评为省粮食生产先进县(市),并被命名为“中国马蹄笋之乡”。

  农村规模经济发展迅速,粮食作物播种面积40.7万亩,经济作物播种面积25.8万亩,实现农林牧渔业总产值17.57亿元,其中农业产值7.25亿元,林业产值0.27亿元,牧业产值1.8亿元,渔业产值8.08亿元。全年粮食作物总产量13.94万吨。全市经营50亩以上的种植大户达523户,经营面积4.7万亩;水产养殖面积5.5万亩;规模以上畜禽养殖户300户。市级农业龙头企业89家,拥有国家级农业产业优秀企业1家,列入省和温州市“百龙工程”企业11家。

  特色优势农产品发展迅猛,2005年新增优质米基地6000亩,杨梅基地3100亩,马蹄笋基地2500亩。农产品质量安全水平上新台阶,拥有无公害农产品基地15.5万亩,无公害农产品42个,8个农产品通过有机食品认证。在2005年省农博会上有2个产品荣获金奖,9个产品荣获优质奖。

现代工业

  瑞安工业历史悠久,从李毓蒙创办浙南第一家絮棉机器厂开始,至今已有80余年历史。经过二十多年的改革开放,瑞安已形成民企发达、民资丰富、民心思进等诸多比较优势,形成了汽摩配、机械电子、高分子合成材料及其制品等三大主导行业,目前,全市登记在册各类工业企业达2.7万多家,其中民营企业的数量、产值分别占99%和96.5%。大批名优产品在国内外享有盛誉,其中印刷包装机械、医药机械已成为全国的主要产销基地,汽摩配、精细化工成为全国闻名的生产基地,形成了有较强竞争能力的行业规模优势和产业配套优势。

  2005年实现工业总产值515.7亿元,是“九五”期末的1.65倍,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334.14亿元,其中重工业产值241.23亿元,轻、重工业比为27.8∶72.2。产值超亿元的企业从2001年的9家增加到2005年的61家,完成工业总值159.78亿元。三大主导行业引领其他行业发展,其中高分子合成材料及其制品行业产值57.18 亿元,汽摩配行业产值61.18亿元,机械电子行业产值69.07亿元。

  瑞安市委、市政府坚持走新型工业化道路,致力打造“国字号”产业基地,坚持“质量立市”、“名牌兴业”战略,做强做大做精,企业不断上规模、上档次、上水平。全市拥有集团企业18家,全国无区域公司20家,有521家企业通过ISO9000质量体系认证,10家企业通过ISO14000环保体系认证,获得中国名牌产品2个、国家免检产品6个、省名牌产品19个、省知名商标17个、省著名商标18个。同时,企业资本经营取得突破。华峰氨纶公司完成上市辅导期,并通过国家证监会股票发行审核。瑞立集团成功在美国纳斯达克证券交易市场上市,实现了温州民企上市零的突破。

第三产业

  金融保险业加快服务创新,规模不断扩大。至2005年末,瑞安共有各类金融机构10家,存贷款业务量扩大,2005年末金融机构存款余额261.92亿元,城乡居民储蓄存款146.89亿元,人均存额12965元,比上年增加1568元,增长13.8%。保险市场健康发展,全市共有各类保险机构13家,全年保费收入5.4亿元。

  国内贸易发展快速,2005年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83.02亿元,居民消费结构升级趋势明显,汽车、通信类产品以及与住房相关的商品消费进一步扩大。商品交易市场成交活跃,全市共有各类市场76个,其中年成交额超亿元的市场8个,超十亿元的市场2个,商品交易市场成交额108.09亿元。

  交通设施不断完善。104国道、甬台温高速贯穿全境,全市通车公路总里程572公里,其中高速公路15公里,“五纵二横一绕”的公路主骨干网基本形成。交通运输能力进一步提高,2005年完成货物周转量5.3亿吨公里,旅客周转量7.56亿人公里。年末全市民用汽车拥有量6.64万辆,其中私人汽车5.37万辆,分别比上年增长24.8%和31.6%。瑞安距省会杭州400公里,离温州机场30余公里,随着温福铁路的兴建,飞云江港口的开发,海、陆、空三位一体的交通网络将逐步形成,区位优势日益突出。

  邮电通信业快速发展。2005年全市邮政业务总量0.56亿元。全市城乡固定电话用户达60.59万户,移动电话用户75.4万户,互联网用户12.87万户。

  旅游行业通过整合旅游资源,加强行业管理,进入发展新阶段。2005年接待旅游总人数153.99万人次,比上年增长13.6%;其中入境旅游人数1.07万人次,国内游客152.92万人次。实现旅游收入16.9亿元,增长10.7%。旅游外汇收入200.3万美元,跻身“中国优秀旅游城市”。

 
赞助商提供的广告
纠错信息:( 已有 0 人发表纠错信息 )
其他基本概况信息

电话:18911648573 传真:18911648573 邮箱:627527792#qq.com
地址:北京昌平区北七家创意空间305-308 邮编:
Copyright © 2004-2024 北京城市联盟科技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技术支持:城市联盟
不良信息举报中心
='{"id":"10"}'>